查看完整版本: 聖彼得堡
頁: [1]

Goethe 發表於 2012-7-24 02:07 AM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

俄語作Sankt Peterburg,舊稱彼得格勒(Petrograd, 1914~1924)或列寧格勒(Leningrad, 1924~1991)。

俄羅斯彼得城的人工瀑布及參孫雕像(中),據科茲洛夫斯基作品複製。
  聖彼得堡為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和世界主要城市之一,曾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長達兩個世紀(1712~1917),在俄羅斯歷史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現為重要的工業和文化中心及海港。1703年為彼得大帝所建,稱聖彼得堡。1914年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改稱列寧格勒,1991年恢復聖彼得堡原名。
  該市因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此發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包圍並頑強抵抗而特別有名。在建築方面,聖彼得堡列為最輝煌壯麗和最優美和諧的歐洲城市之一。該市在俄羅斯的西北角,位於莫斯科西北約640公里(398哩)處,在北極圈以南僅7緯度的地方。面積︰大聖彼得堡1,355平方公里(521平方哩)。人口︰城市約4,159,635(1992);大聖彼得堡約5,034,700(1991)。

景觀
城市位置
  聖彼得堡位於涅瓦(Neva)河三角洲,在芬蘭灣的頂端。該城市分布在三角洲約42個島嶼上以及毗鄰大陸氾濫平原的若干部分。原為沼澤的低地使該市經常遭受嚴重水患,尤其在秋季,強大的氣旋風把芬蘭灣的水吹向上游,而春季冰雪消融時也是這樣。1777、1824和1924年曾發生過異常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後兩次創下了最高紀錄並淹沒了大部分城市。聖彼得堡為水道與橋梁之城,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氣候
  聖彼得堡雖遠處北方,但其氣候因受大西洋的調節,比預想的要溫和一些。不過,冬季相當冷,1月均溫為-8℃(18℉),比莫斯科暖幾度。冰雪覆蓋期平均持續132天左右。正常情況下,涅瓦河11月中旬開始結冰,到12月初冰層凍實;4月中旬開始解凍,通常到4月底完全融化。破冰船延長了通航季節。夏季溫暖宜人,7月均溫為18℃(64℉)。年平均降雨量約為584公釐(23吋),夏季雨量最大。由於聖彼得堡地處北方,冬夜漫長;但另一方面,夏初該市享有舉世聞名的地理特徵之一——灰暗朦朧的「白夜」。
城市布局
  聖彼得堡中部被涅瓦河的支流分成4個部分。涅瓦河左(南)岸一帶為海軍部區(Admiralty Side)。涅瓦河兩條主要河灣大涅瓦和小涅瓦之間是瓦西里島(Vasilyevsky Island)。由小涅瓦及其支流大尼夫卡(Bolshaya Nevka)所環抱的一群小島稱彼得格勒區。大尼夫卡以東及涅瓦河以北則稱維堡區(Vyborg Side)。
海軍部區
  聖彼得堡的許多歷史和文化遺產都集中在海軍部區。該區以海軍部大廈為中心。這座大廈原為彼得大帝所建舊城的核心,1727~1738年由科羅博夫(Ivan K. Korobov)改建,但保留了原來的格局;1806~1823年又經札哈羅夫(Andreyan D. Zakharov)重建,發展了這座較早時期的建築。它那精美的、頂上聳立著船形風標的塔尖是這座城市的主要地標。現為海軍學院院址。
  海軍部大廈以東是巨大的冬宮廣場。靠近廣場中央是花崗石的亞歷山大紀念石柱(1830~1843),為世界上同類紀念石柱中的最高者,重600噸,全靠自重穩固地立在基座上,不以任何方式黏固,高達50公尺(165呎)。
  冬宮廣場和涅瓦河之間,矗立著巨大的長方形的冬宮——從前的沙皇就住在這裡。現在的這座建築物是第5次修建的,為拉斯特雷利(Bartolomeo F. Rastrelli)的巴洛克式建築傑作,建於1754~1762年。宮殿的外部和內部設計得光彩奪目,富麗豪華,1837年這座宮殿毀於大火,只有毗鄰的愛爾米塔什(Hermitage)博物館倖存下來;1839年冬宮幾乎完全按照拉斯特雷利的設計圖重新建成。宮殿的令人嘆為觀止的外表,被綠色背景襯托的那些白色石柱和金色裝飾線條映照得金碧輝煌。屋頂上列有176尊雕像。這整座建築群(現在稱愛爾米塔什博物館,或愛爾米塔什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重要藝術精品的珍寶館,1764年建成時原為女皇凱薩琳二世的私人收藏館。
  冬宮對面,羅西(Carlo Rossi)建造的雄偉的弧形總參謀部大廈(1811~1829)占據了廣場的主要地位。大廈左右兩翼由一巨大的凱旋拱門連接,拱門頂上是英雄群像,頂部聳立著一架戰車,載著一位象徵光榮之神的雕像,表示俄羅斯在1812年戰役中的勝利。
  海軍部大廈西(下游)側有一片空地,1763年參政院搬到那兒時,被稱為參政院廣場;現在稱十二月黨人廣場,以紀念1825年的起義。前參政院和正教院(現為檔案館)占據了廣場西側的主要位置,這兩座大樓裝飾精美的正面建於1830年代,代表了羅西的最後傑作。它們由一座面朝廣場中心的拱門分隔開來,廣場上聳立著彼得大帝騎著駿馬的雕像「青銅騎士」,由法爾科內(Etienne Falconet)創作於1782年。參政院和正教院大樓附近以南,是練馬場(1804~1807)的古典式建築正面;再過去,是聖以撒大教堂(St. Isaac's Cathedral),一座俄羅斯晚期古典式建築的重要紀念碑,由蒙斐朗(Auguste Montferrand)興建(1818~1858)。聖以撒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圓頂建築物之一︰純金鍍飾(約100公斤〔220磅〕)的金碧輝煌的穹頂,高聳入雲達102公尺(331呎),全聖彼得堡都看得見。
  由海軍部大廈向東伸展出的一條大道叫尼瓦大道,兩旁是一座座宮殿、教堂、商店、咖啡館和劇院,如斯特羅加諾夫(Stroganov)、舒瓦洛夫(Shuvalov)和阿尼奇科夫(Anichkov)等家族的豪華府邸(貴族王公從前的私人住宅)以及若干座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是聖彼得的路德教堂(1833~1838),聖凱薩琳的天主教堂(1763~1783)和沃羅尼欣(Andrey Voronikhin)按俄國古典樣式設計的喀山大教堂(Kazan Cathedral,1801~1811),教堂內部有許多精緻華美的雕塑和油畫,教堂正面有宏偉的半圓形柱廊。另一座引人入勝的建築物是百貨商場「客人之家」(Gostiny Dvor,1761~1785),原先由瓦蘭‧德‧拉莫特(Jean-Baptiste M. Vallin de la Mothe)設計,是一個形狀不規則的方形場地,通往4條街道,從前該地為商業中心。
  在涅夫斯基大道的東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廣場就面向通往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的主要入口及其周圍的花園。廣場的主要入口過去一點,左右兩邊分別列有18世紀的拉撒路墓地(Lazarus Cemetery,墓地裡安葬著羅蒙諾索夫〔Mikhail V. Lomonosov〕和該市的許多建築師)和19世紀的季赫溫墓地(Tikhvin Cemetery,有杜思妥也夫斯基、穆梭斯基和柴可夫斯基這些作家和作曲家的墳墓)的許多紀念碑和雕塑。後面聳立著天使報喜教堂(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1720,特列吉尼〔Domenico Trezzini〕設計,現為博物館)和聖三一大教堂(1778~1790,斯塔羅夫〔Ivan Starov〕設計)的塔尖和穹頂。
  1704年在一個島上修建的夏園,到18世紀末擁有250多座雕像和胸像,大部分為威尼斯雕塑大師所作。夏宮為彼得一世的第一座花園,由特列吉尼按俄羅斯早期的巴洛克風格於1710~1714年建造,坐落在該島的東北部。它的鐵欄杆院牆是世界上鐵工藝的最佳典範,設計得如此輕盈靈巧,精美雅致,看上去似乎飄浮在空中。
  中央城市最東邊,在涅瓦河的急轉彎內,是斯莫爾尼(Smolny)建築群;包括前斯莫爾尼女修道院,由拉斯特雷利設計並於1748年開始興建的有5個圓頂的大教堂,以及由誇倫吉(Giacomo Quarenghi)建於1806~1808年的斯莫爾尼學院的古典建築。1917年,斯莫爾尼學院是列寧的司令部。
瓦西里島
  因其地處防禦要地,是聖彼得堡最初開發的地區之一。瓦西里島在中央城市的西北角。在海軍部大廈和冬宮對面及該島的東端,正對著涅瓦河的分叉點,是赫赫有名的瓦西里長灘(Strelka)建築群。在兩根高大的船頭形雕飾圓柱後面和普希金廣場那邊,巍然屹立著前交易所的大樓(托蒙〔Thomas de Thomon〕於1805~1810年修建),大樓的外表是19世紀早期建築風格的最佳範例,使人聯想到古希臘的神廟,現在是中央海軍博物館。
  再往後是十二學院大樓(特列吉尼建,1722~1742),原先打算作為彼得大帝的最高政府機關所在地,現為該市的國立大學。大學旁邊的涅瓦河堤岸上,是科學院、緬什科夫(Menshikov)宮和美術研究院。離交易所大樓北面再遠一些,是海關大廈(現為文學博物館和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即普希金之家),為盧奇尼(Giovanni Luchini)於1829~1832年設計建造。
彼得格勒區
  雄偉的彼得保羅要塞位於彼得格勒區涅瓦河分叉點上游,隔小涅瓦河與瓦西里長灘相望。這個要塞建於1703年,是該市的第一座防禦工事,最初為土牆,不久改用岩石堆砌,高12公尺(40呎),厚4公尺(12呎),棱堡上架有300門火炮。在一排排低矮平行的要塞厚牆上方,聳立著該市金光耀眼的標誌——聖彼得暨聖保羅大教堂細長如箭的塔尖。這座大教堂由特列吉尼建於1712~1733年,從彼得大帝時代起(除了彼得二世和尼古拉二世),就是俄羅斯歷代沙皇和女皇的陵墓。特列吉尼還設計了聖彼得大門(1718),作為通往要塞的東邊入口,1787年利沃夫(Nikolay A. Lvov)還建造了尼瓦大門。從19世紀初開始,彼得保羅要塞成了一座監獄,主要監禁政治犯。現為博物館。每天正午都有一門火炮從城牆堞口上開火。
  在彼得保羅要塞正東,大尼夫卡河開始分流處,巡洋艦「黎明號」(Aurora)作為博物館停泊在該處。1917年「黎明號」發射空包彈,作為攻擊冬宮的信號。
維堡區
  中央城市這片東北部地區到19世紀末已發展成工業郊區。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隔涅瓦河正對著海軍部區的芬蘭火車站。1917年4月,列寧就是經由此車站回到俄國的,他在車站首次宣布了引導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的新方針。
郊區
  郊區中最值得注意的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地方是彼得城(Petrodvorets)、普希金城、巴甫洛夫斯克(Pavlovsk)和加特契納(Gatchina)。
  彼得城1944年以前稱彼得戈夫(Peterhof),以其無與倫比的、從芬蘭灣一層層往上延伸的優美宮廷花園而聞名於世。曾為彼得大帝寓所的大宮殿就坐落在第二層的邊緣上;它那鮮黃的宮牆與其側翼用雪白灰泥裝飾的鍍金圓頂形成鮮明的對照。這座按巴洛克建築風格修建的宮城(1714~1728),由拉斯特雷利在174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進行了改建和擴建。在北面,可俯瞰到人工瀑布雄偉壯麗的景色,包括一個人工岩洞,64座噴泉和兩道瀑布下落的階梯,階梯通往一片龐大的半圓形凹地,凹地裡有一座參孫與獅子搏鬥的巨型雕像。這座象徵俄羅斯軍隊榮譽的雕像,原為科茲洛夫斯基(Mikhail I. Kozlovsky)所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劫走,現為複製品。實際上,該市的大部分珍寶當時都遭到掠奪,每當人們想起大部分珍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修復的時候,這些奇觀美景就變得更加引人矚目。
  普希金城1917年以前稱沙皇村,1918~1937年稱兒童村,從18世紀初興建時起,即為歷代沙皇的離宮。建於1717~1723年的凱薩琳宮,於1743~1748年由克瓦索夫(Aleksey V. Kvasov)和切瓦金斯基(Savva I. Chevakinsky)擴建;後又由拉斯特雷利於1752~1757年重建;以其宏偉巨大、富麗堂皇、氣派莊嚴的外形和異彩紛呈的雕刻裝飾而享譽全球。金光燦爛的大廳,包括琥珀廳(Amber Room),反映了俄羅斯巴洛克建築藝術的頂峰。在這一區裡還有坐落在亞歷山大公園裡的「中國村」(1782~1796)和以建築師卡梅倫(Charles Cameron)的名字命名的「卡梅倫畫廊」,廳台上有50多座古希臘和羅馬歷史人物的胸像。還有一所培養貴族子弟的公立中學,偉大的普希金曾在這裡攻讀,詩人的著名雕像就屹立在該城埃及大門的附近。該城在德國進攻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但已被修復。
  南部的巴甫洛夫斯克有18世紀末、19世紀初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和花園,為沙皇保羅一世的郊外行宮。中心的大宮殿(1782~1786年為卡梅倫所建)矗立著一個由64根圓柱支撐的圓頂。曾遭到納粹分子的嚴重破壞,現已修復。
  另一個城南郊區加特契納有里納爾迪(Antonio Rinaldi)於1766~1781年為凱薩琳二世的寵臣奧爾洛夫(Grigory Orlov)伯爵修建的加特契納宮。加特契納公園也建於同一時期。

居民
  聖彼得堡的居民以俄羅斯人占壓倒多數。革命前該市擁有相當數量的波蘭人、波羅的海人和德國人,以及少數的韃靼人、猶太人和中國人。觀察家對該市居民的共同觀感是︰有禮、世故老練、有點謹慎,這似乎是世代相傳的民風。老的知識分子凋零殆盡,然而居住在被設計為文化中心的聖彼得堡的許多市民則自認是全俄羅斯最具文化素養的一群。

經濟
工業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大工業中心之一。機械產品占該市工業產品的一半以上。那些需要熟練技術勞動力的工程部門受到特別重視。主要工業有造船、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和電子器件、化學製品和食品加工。其他重要工業有精密工程、光學儀器、鐘錶製造業。精密工程包括工具和儀器、冰箱、收音機、電視機,以及其他電氣和電子產品。
  這些工業所用的電力來自沃爾霍夫(Volkhov)河、斯維里(Svir)河和武奧克薩(Vuoksa)河上的水電站,最近則多來自核電站。天然氣已經由管道從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南部地區和中亞輸送到聖彼得堡。
交通運輸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重要的運輸中心之一。為全國最大港口,具有國際性重要意義。主要港灣有防波堤保護;從喀琅施塔得(Kronshtadt)有一條疏浚的航道通到這裡。夏季有定期客輪到斯德哥爾摩和赫爾辛基。較小的海船可經由涅瓦河進入拉多加(Ladoga)湖,再從那裡進入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內陸水路。主要機場普爾科沃(Pulkovo)國際機場位於該市以南18公里(11哩)處。
  該市是各條鐵路線路的集中點,有通往芬蘭的赫爾辛基、華沙和莫斯科以及俄羅斯其他主要城市的鐵路幹線。有5條主要的旅客鐵路終點站——莫斯科站、維捷布斯克站(Vitebsk)、華沙站、波羅的海站和芬蘭站。一個郊區電氣車輛網把聖彼得堡同各郊區連結起來。市內交通由地鐵系統(1955年運行)和一個完善的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交通路線網承擔。

行政與社會狀況
政府
  從1931年起,聖彼得堡就被指定為「共和國直轄市」,即,其市議會直屬俄羅斯共和國管轄。市議會由選舉產生,任期2年。該市本身畫分為16個行政區。除此之外,在大聖彼得堡的外部5個市鎮由地方政府管轄,這些市鎮與上述行政區有同等的地位︰它們是科爾皮諾(Kolpino)市、彼得城、普希金城、謝斯特羅列茨克(Sestroretsk)市和科特林(Kotlin)島上的喀琅施塔得市。另兩個市——澤列諾戈爾斯克市(Zelenogorsk)和巴甫洛夫斯克市以及17個市區則分屬各行政區議會管轄。聖彼得堡也是列寧格勒州的行政中心。
服務與保健
  該市的大部分住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戰後實行了大規模的建房計畫。聖彼得堡是一個在社會保健服務方面醫療設備充分的現代化城市。有數百個門診部提供醫療和牙科保健以及產科和護理服務。還有150多所普通醫院和專科醫院提供醫療照顧。
教育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教育與科學研究中心之一。居首的教育機構是該市建於1819年的彼得堡國立大學、聲譽不遜但歷史悠久的彼得堡美術研究院(1757)、礦業學院(1773)和軍事醫學院(1798)。聖彼得堡還有一所工學院(1899)以及許多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普通中學、專科中學和技術中學。
  俄羅斯科學院(1925~1991年為蘇聯科學院)的圖書館為著名的研究中心。該市科學院的研究機構包括植物所、地質所、林學所和動物所以及普爾科沃天文台。該市為俄羅斯進行北極研究的主要中心,著名的有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研究所以及永久凍土研究所。

文化生活
  聖彼得堡發展成一個文化城市,它的各種文化機構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保有持久的魅力。它有許多巨大和宏偉的劇院和會堂。基洛夫國家學術劇院(舊稱瑪利亞劇院)長期以來就享有國際聲譽,它的常設劇團經常在國外巡迴演出。其他重要的劇院有小劇院、高爾基劇院、普希金劇院和音樂喜劇院。還有若干座音樂廳,其中最大的是十月大音樂廳,能容納4,000人。該市的音樂傳統因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音樂學院而大為增色。著名的博物館有愛爾米塔什博物館和專門收藏俄羅斯繪畫的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聖彼得堡是俄羅斯電影業的重要中心。
  該市擁有眾多的圖書館,居首的是尼瓦大道的薩爾蒂科夫-謝德林(Saltykov-Shchedrin)公共圖書館,建於1795年;在俄羅斯的眾多圖書館中,它僅次於莫斯科的列寧圖書館。另外一些重要的專業藏書則收藏在瓦西里島上的普希金之家文學博物館。
  聖彼得堡有許多娛樂場所,這一地區的著名體育場中有基洛夫體育場,可容納約10萬名觀眾。其他戶外娛樂場所有基洛夫文化休憩公園、動物園、植物園以及眾多其他的小公園和花園。

歷史
早期
建城和早期發展
  西元8~9世紀,俄羅斯人就開始在芬蘭灣頂端周圍地區定居。當時稱伊茲霍爾斯卡亞領地(Izhorskaya Zemlya),或通稱因格曼蘭(Ingermanland),或因格里亞(Ingria)。這一地區受諾夫哥羅德(Novgorod)管轄,但長期以來人口一直稀少。15世紀時,該地區與諾夫哥羅德一起轉歸莫斯科各大公所有。1617年,瑞典吞併了因格里亞,沿涅瓦河建立了許多要塞。第二次北方戰爭(1700~1721)期間,彼得大帝為謀求一條通往西方的通道,在斯維里河(該河連接阿尼加〔Onega〕湖和拉多加湖)上建立了一支艦隊,渡過拉多加湖,向諾特堡(Noteburg)要塞(今彼得要塞,涅瓦河從此地流出拉多加湖)發起了進攻。1703年,諾特堡被彼得大帝攻占;此後,彼得大帝又占領了瑞典在下涅瓦河上的尼恩尚茨(Nienshants)要塞,從而控制了涅瓦河三角洲。
  1703年5月16日(新曆5月27日),尼恩尚茨要塞攻陷後不久,彼得曾親自為兔子島上的彼得保羅要塞奠基,這一天就定為聖彼得堡的建城日。翌年春,彼得大帝又在芬蘭灣的科特林島修建了喀琅施洛特(Kronshlot)要塞,後稱喀琅施塔得要塞,以保護三角洲的外圈。同時,他在彼得保羅要塞對面的河邊修建了海軍部造船廠;1706年,造船廠的第一艘戰艦下水。彼得大帝開始在要塞和造船廠周圍興建一座新城,作為他的「面向歐洲的窗口」。
  從一開始,這座城市就設計成一座氣勢宏偉的首都,有整齊均勻的街道格局,有廣闊的廣場,以及從海軍部大廈輻射出去的寬闊的大街。1712年,俄羅斯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裡,雖然直到1721年瑞典才根據《尼斯塔德條約》正式把這片地區割讓給俄羅斯。彼得大帝強迫貴族和商人階級搬到新的首都,為他們自己興建宅邸。政府大樓和私人府邸及公館迅速拔地而起,最早的一批建築物中有商業交易所大樓(現為海軍博物館)、海關大廈(現為文學博物館)、海軍醫院和夏宮。為排水修築的一些運河穿過海軍部區遍布沼澤的左岸,第一座架設在涅瓦河上的浮橋建於1727年;不久,又建了370多座橋梁,橫跨在許多運河和河渠之上。沼澤地、易被洪水淹沒的低地和惡劣的氣候,使建設在人命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其後表明,聖彼得堡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
  彼得大帝修建了一個港口,並採取措施縮減俄羅斯以前的主要港口——白海上的阿爾漢格爾斯克(Arkhangelsk)的運輸。因此,早在1726年,聖彼得堡就經營90%的俄羅斯外貿。
豪華蔚然成風
  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展現了在建築風格方面的豐富多采和勻稱和諧。起初,其建築風格簡潔樸素,但相當謹嚴。如彼得保羅要塞的大教堂和夏宮。18世紀中葉,該市的外貌被建築師拉斯特雷利、切瓦金斯基和斯塔索夫(Vasily P. Stasov)按俄羅斯巴洛克建築風格賦予了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跡。這種風格輪廓清晰,具有嚴整的線條,裝飾豐富,色彩絢麗。屬於這一時期的建築物有冬宮、斯莫爾尼女修道院、沃龍佐夫(Vorontsov)宮與斯特羅加諾夫宮,以及城外的彼得戈夫和沙皇村中的幾座夏宮。在以瓦蘭‧德‧拉莫特和科科里諾夫(Aleksandr Kokorinov)的建築群為主的過渡期之後,到18世紀末,出現了一種以建築師誇倫吉、羅西、沃羅尼欣和其他人為代表的純古典樣式的風格。喀山大教堂和聖以撒大教堂、斯莫爾尼學院、新海軍部大廈、參政院和米哈伊爾宮(Mikhaylovsky Palace,現為俄羅斯國家博物館)都是這一時期的豪華建築群的代表。
  在這種雄偉豪華的建築環境裡,文化生活也繁榮發展起來。1773年創辦了礦業學院。1819年創建了聖彼得堡大學。俄羅斯在學術、科學和藝術領域中的許多有名望的人物都與該市聯繫在一起︰羅蒙諾索夫、門得列夫、巴甫洛夫、普希金、托爾斯泰和杜思妥也夫斯基等等。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就是以該市為背景的,小說中描寫的那些建築物如今成了旅遊的熱點。早在1738年俄羅斯的第一所芭蕾舞蹈學校就在聖彼得堡開辦;19世紀,在佩季帕(Marius Petipa)的領導下,俄羅斯的芭蕾舞團譽滿全球,並培養出了像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卡爾薩溫娜(Tamara Karsavina)和帕芙洛娃(Anna Pavlova)這樣的舞蹈家。1862年,俄羅斯開辦了第一所音樂學院,柴可夫斯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拉赫曼尼諾夫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在這裡舉行了首演。總而言之,帝國的宮廷是該市文化生活的中心和庇護者︰它的鋪張講究、宏偉豪華和富麗堂皇名揚全歐。
現代城市的發展
通往革命之路
  集中反映在沙皇專制制度上的帝國的富麗堂皇,與聖彼得堡發展的另一方面,即工業無產階級的成長,形成鮮明的對比。19世紀時,由於交通的改善和貿易的擴大,促進了該市工業的高度增長。瑪利亞(1810)和季赫溫(Tikhvin,1811)運河水系的通航取代了舊有的不相稱的水運系統。1813年第一艘俄羅斯輪船在聖彼得堡建成;1837年,第一條俄羅斯鐵路從聖彼得堡鋪設到沙皇村的夏宮。5年後,開始修築通到莫斯科的鐵路,1851年開始通車。通往華沙的鐵路建於1861~1862年。到1840年代,俄羅斯的進口物資有60%以上是通過聖彼得堡輸入的。1885年,挖掘了一條水道,以便讓更大的海船進港。到1917年,人口成長到約250萬人。
  聖彼得堡的工廠環境是革命的溫床。1825年12月14日(12月26日)聖彼得堡爆發了第一次重要的革命︰十二月黨人起義,其組織者主要是一些謀求建立一個開明政體並廢除農奴制的自由派貴族和軍官。這次起義被無情地鎮壓下去。在19世紀的其餘年代期間,工人的革命活動和動亂風起雲湧,罷工和暴動此起彼伏,日益頻繁。這些革命行動最終導致了1905年1月約15萬工人參加的大罷工。在聞名的「流血星期日」,即1月9日(1月22日)的這一天,示威群眾遊行到冬宮,想把請願書呈交給沙皇,卻遭到軍隊的開槍射擊,打死100多人,打傷幾百人。這一局面發展成為遍及全俄羅斯的革命。雖然這次革命再次遭到鎮壓,但地下的革命活動仍繼續不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激起了全民愛國主義熱情的高漲,它以沙皇為中心。該市的德國式名字被改成俄羅斯式的彼得格勒。但是,戰爭中的軍事失利和日益惡化的經濟狀況,重新激起並加劇了人民的不滿。運輸的低效率導致了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短缺。1917年2月26日(3月11日)發生的大罷工突然發展成騷亂。政府行動遲緩,因而完全失去了控制。2月27日(3月12日)成立了「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代表蘇維埃」。3月2日(3月15日)沙皇退位。成立了一個臨時政府,最後由克倫斯基(Aleksandr Kerensky)任總理。4月3日(4月16日),列寧從瑞士回到彼得格勒,立刻開始組織推翻臨時政府的工作。7月的示威被鎮壓下去了,但10月25日(11月7日)布爾什維克領導的工人和水兵攻擊冬宮,廢黜臨時政府,建立布爾什維克黨的政權。
  1917年的俄羅斯革命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它的先鋒是彼得格勒的無產階級和喀琅施塔得的水兵。1918年1月,在彼得格勒召開立憲會議,但只獲得少數席位的布爾什維克解散了它,並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蘇維埃時期
  1918~1920年,內戰主宰了俄羅斯。在這期間,布爾什維克成功地捍衛了自己的政府,抵禦了形形色色的俄羅斯和外國的部隊。1918年3月,年輕蘇維埃國家的首都遷回莫斯科。革命後的內戰年代給該市的經濟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工業幾近停頓。1920年,人口急劇下降到722,000,僅為革命前的1/3.1924年列寧逝世之後,該市改名為列寧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市是德國1941年入侵的最初打擊目標之一,當年9月,德軍已進抵該市郊外,並切斷了該市同蘇聯內地的聯繫,與此同時,芬蘭軍隊也從北面逼近。許多工業工廠和近3/4的居民在德軍向前推進前都往東撤離了。剩下的居民和游擊隊便開始忍受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900天圍城」的煎熬,德軍的封鎖實際上持續了872天,從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寧格勒面對無數次的進攻、連續不斷的炮擊和空中轟炸,以及駭人聽聞的缺醫少藥和忍飢捱餓,進行了殊死的英勇抵抗。據估計死亡66萬人,很高一部分比例死於壞血病和飢餓。尤其是在1941~1942年罕見的嚴冬,氣溫下降到了-40℃(-40℉),處境極其艱苦,死亡慘重。唯一的供應線是跨越拉多加湖冰面的「生命之路」,後來在湖底鋪設了一條輸油管和電纜。1943年1月突破了封鎖,不過那還是在德軍被從郊區趕走的前一年。轟炸和炮擊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且,德國人在撤退之前,毀壞了彼得城和普希金城的許多宮殿。由於列寧格勒在戰爭中的作用,被授予「英雄城」稱號——一種專門授予進行英勇防禦城市的獎章,以及列寧勳章。直到60年代,該市的人口才重新達到戰前約300萬人規模;到80年代,人口已超過400萬。
  1985年開始的重要經濟和結構的重建以及開放,最終導致一個新政治體制的誕生,1991年普選的結果,改革派獲得了市議會的絕大多數席位。市議會開始實行一項措施︰取消了共產黨在該市的財產和特權。1991年全市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恢復該市的聖彼得堡原名,這表明該市已經離開了過去的共產主義。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